当前位置:pa旗舰厅官网-文章-nft元宇宙-正文

距离web 3爆发,还差一个“三点钟社群” -pa旗舰厅官网

来源:

作者:葡萄,编辑:子雨

在互联网红利渐消,打工人陷入摆烂、躺平、内卷等负面情绪的节点,一篇《web3革命:逃离、信仰、大迁徙》的文章爆火,人们仿佛从web 3上看到了新的希望,甚至上演一场精英人才的大迁徙。

当人们因web 3激动不已时,不知还有没有人记得2018年那个被区块链刷屏的春节。

徐小平高喊要“all in 区块链”,蔡文胜为区块链狂热到认为“未来一年睡觉都是浪费时间”,陈伟星称区块链是数字时代的“立法技术”……创投圈大佬们对区块链的奔走呼号不仅让区块链快速蹿红,还在国内拥有一众拥趸。

任何新生事物得以快速穿透圈层,都少不了一个引爆契机。回望2018年的区块链,再看2022年的web 3 ,是否会发出“历史是如此惊人相似”的感叹,只不过,web 3距离三年前区块链那样的大爆发,还差一个“三点钟社群”。

01 距离web 3爆发,还差一个三点钟社群

2018年春节,“三点钟无眠区块链群”率先引燃了区块链认知升级之火。

缘起于快的创始人陈伟星与金沙江创投朱啸虎一则有关“区块链毒鸡汤”的争论,带火了“区块链”的概念,同时带火的还有那个汇聚了红杉资本沈南鹏、360董事长周鸿祎、天使投资人蔡文胜、薛蛮子,甚至高晓松、佟丽娅、韩庚等娱乐明星的“三点钟无眠群”。(以下简称三点钟社群)

群主玉红是一名互联网老兵,曾任趣游科技董事长,后被360收购。群员王峰、陈伟星等也是区块链技术的布道者,王峰是火星财经创始人,他推出的《王峰十问》是区块链热点话题制造机,他与陈伟星在社群里展开的多轮对话,也成为“围墙外的互联网人”了解区块链的一手素材。

诸如陈伟星那句“从找到区块链那一刻,酒戒了,女朋友也不要了”,蔡文胜补充到“连性生活也没有了”等聊天记录频频被人拿出来,作为向外界宣扬区块链先进性的佐证,同时,也加剧了不懂区块链的人们的焦虑。

在玉红、王峰、陈伟星等大佬们的带动下,三点钟社群用一个春节假期的时间,把去中心化、共识等理念深深植入到互联网精英群体的脑中,并快速对他们完成了知识收割。

如果说区块链是一种革新技术,web 3则是运行在区块链技术之上的去中心化互联网。

区块链爆火那会,曾有人把区块链比作1994年的互联网,如今web3席卷,又被大家类比为2000年的互联网。那一年,纳斯达克指数暴涨,微软被判反垄断案败诉,互联网仿佛洪水猛兽,蛮荒又势不可挡。

六年,一个时代的轮回。曾经的web 2之于如今的web 3就像一面镜子,不仅映射着过去,也描摹着未来。

02 互联网集体走向web 3

nft、区块链、web3……今年以来,这些词语成了国内科技界的大热词。

前不久,美团的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将自己在即刻app的签名改为了:正在学习crypto(用c 编写的密码类库),web 3的潮流正在席卷整个中文互联网。

相对于web1强调信息传输,web2强调人际交互,web 3最大的特点是强调所有权。基于区块链、加密钱包、nft(非同质化代币)、dao(去中心化自制组织)的构成,人们对web 3的构想是一个基于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网络。

web 3对于生活在web 2网络下的人们显然是一个耳目一新的理念。毕竟,在web 2网络下,人们把数据和信息提供给平台存储和管理,会导致垄断市场的情况出现,言论自由、隐私搜集……都成为web 2网络下各国网民叫苦不迭的痛点。

同时,web 2互联网增长见顶也是可见的事实,而web 3的出现令人们看到了互联网的新希望——毕竟,比起互联网巨头拿用户的时间与隐私赚取垄断性利益的网络现状,web 3所预示的“去中心化”的未来,更符合普罗大众对于科技理想的期待。

虽然web 3的概念早在2006年初就已经被提出,但囿于技术难度太高,这个构想一直没有成为主流。随着互联网科技的成熟,尤其是区块链、分布式存储技术提供的pa旗舰厅官网的技术支持,web 3得以成为一种近未来的想象。

在全球范围内,web 3掀起了一股科技和商业的热潮。

最明显的感知是,有大量资本投入到web 3领域,据coinbase的报告,2021年投资加密货币的资金高达300亿美元。世界顶级风头机构都在投资这个领域,红杉资本今年来密集投资加密金融和web3领域,在21年区块链相关的投资达到33笔,今年又投资了17家web3公司。

而投资过facebook、twitter的a16z风投公司目前是web3领域的主导者,a16z成立了用来支持crypto项目的crypto基金,有22亿美元,并投资了最大的nft交易平台opensea、“无聊猿”背后的yuga labs公司等。

上周,谷歌开始组建web 3团队,为web3和区块链应用程序开发者提供服务,这个项目由花旗高管james tromans主导,向谷歌云副总裁zavery汇报。谷歌做法并不是直接参与加密货币,而是为从事区块链技术的公司提供服务。

除谷歌外,耐克、华纳音乐集团等也对web 3表露出兴趣,耐克曾表示计划开发web 3产品,而华纳音乐则计划开发数字藏品和音乐pa旗舰厅官网的版权。

不仅海外热衷,国内的大厂也在积极投资web 3。

今年三月份,腾讯投资了澳大利亚的nft橱窗公司immutable,估值25亿美元;阿里收购的南华早报成立了nft公司artifact labs;字节旗下的抖音入局数字时尚产业,推出“沸寂(pheagee)”业务……

资本市场火热,越来越多企业也开始在web 3产品上初露锋芒。

一个典型的代表是越南游戏工作室sky mavix开发的游戏《axieinfinity》,该游戏使用nft和数字加密货币来奖励实现游戏目标的玩家,实现了区块链技术搭建的闭环经济系统,目前这款游戏已经有数百万的玩家,据估算,该游戏21年收入达到了11亿美元。

opera、twitter、facebook等海外互联网科技企业,也在研究将web 3融入到自身的产品中。例如opera新发布crypto浏览器,在浏览器侧边栏中整合了热门的web3网站,在浏览器配备的crypto corner中集结了各种web 3信息,包括加密货币新闻、加密货币价格、空投活动等。

twitter也在积极观望web 3的动态,twitter的高级项目经理esther crawford曾表示,twitter希望有一天用户能通过crypto关联账户登陆社交网络,也即在twitter的基础上引入web 3功能。

还有很多中小型创业公司也在all in web 3,其中不乏华人出海创业者。如华人创办的stepn游戏公司,目前市值已突破10亿美元,app下载总量超过100万,红杉资本等机构参与了投资。

行业热潮也感染了互联网从业者,国内外不少高端的科技人才离开大厂,进入web3领域。

最先动起来的是硅谷的高端人才。今年1月份,youtube游戏负责人ryan wyatt离职,加入了polygon studios,后者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以太坊扩展平台,系统中开发了很多热门游戏和nft项目;同年1月,meta数字钱包的前营销官sherice torres,跳槽到区块链支付公司circle;亚马逊云计算副总裁sandy carter,跳槽加入加密技术公司unstoppable domains……

在国外,人才迁徙已成潮流,而国内也发生着类似的现象。

由于web 3公司目前主要集中在海外,不少国内互联网从业人员跳槽到海外从事web3,国内也有不少人才选择在线远程工作,有的辞掉工作全职投入,部分是兼职。

大厂工作已经饱和内卷,而web 3一定程度上在修正商业模式和组织模式,将颠覆遗忘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,并为从业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激励形式,这也是吸引很多人才进入web 3的原因。

国内大厂们陷入了争夺用户市场的内卷,web 2流量已经见顶,更重要的是,人们可以看出在中心化的互联网形势下,做出真正创新的产品的可能性已经很低。互联网科技走向web 3已是不可阻挡的潮流。

03 虚拟数字人、nft,web3最火热的战场

国内各互联网大厂都在组建团队,对web 3进行探索,其中以nft、虚拟数字人、元宇宙构建最为火热。

近一段时间里,国内大厂陆续推出nft数字藏品,如腾讯推出“幻核”、蚂蚁集团推出“鲸探”、百度推出“月壤”……

这些数字藏品一经发售,很快售空。典型如前段时间百度基于嫦娥五号带回的真实月亮土壤——月壤,它是用显微镜放大250倍后局部扫描成数字图像,一共发售1731份,上线1分钟内即售罄。

nft大多基于公链,而数字藏品基本都基于各自的联盟链,大厂们推出的数字藏品,更多是从放大ip的经济价值中分到一杯羹。

关于为什么数字藏品那么受欢迎,新摘采访了购买过数字藏品的消费者苏青(化名),他形容买数字藏品就像在游戏里买皮肤一样,满足了他的审美和收藏欲望,更重要的是,每个数字藏品有不可替代性,能带给他更实际的归属感,“游戏皮肤每个人买的都是同质化的,但数字藏品是你真的拥有了它。”

参照国外的nft,蚂蚁和腾讯创造了鲸探和幻核两个数字藏品app,目前这两个平台上的数字藏品以ip内容为主,属于内容基础上的衍生文创产品,定价都不高,而且不可以二次交易和转让。

即便如此,这两个平台依然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,在鲸探发布的多款数字藏品中,有多款藏品的销售额超过百万元。

距离web 3爆发,还差一个“三点钟社群” - 国内首家web3元宇宙门户第1张

由于国内对数字货币的管制,国内的nft还只停留在收藏阶段,并不能够用于买卖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很多国内企业积极开创nft的新玩法,例如将数字藏品与实体经济相结合。

新玩法让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互相促进,产生新的火花,同时也展示了web 3潜藏的商业空间——也许一个理想化的web3网络是比较难落地的,但web3的技术与理念可以在不同方面发掘出更多商业想象力。

除了nft,虚拟数字人也成为大厂发力web 3的试验场。百度、华为、字节等纷纷推出了虚拟数字人,数字人“柳夜熙”在抖音已拥有900万粉丝,且有很高的商业广告价值;百度的度晓晓数字人已经能与现实进行交互,打通了数字和现实的交互口。

在科技的支持下,元宇宙的构想在逐渐落地为现实。

不过目前对于国内的web 3产业依然存在很多争议,最主要的争议还是集中在国内监管制度与web 3底层逻辑的相悖,延缓了国内企业发展web 3的进程。

但其实也存在另一种可能性,即与本土的经济形态相结合,发展出能够为国内经济提供增值的web 3形态,寻找到更具体的落地空间。

在2021年底,美国众议院举办crypto听证会,不久后,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:“有人看过 web 3吗?我没有找到。”在采访中,马斯克对web 3表示怀疑:“现在看起来更像是营销的流行语而不是现实。”

web 3在落地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大的技术难度,也面临着监管边界和隐私安全的法律拷问,在难点未被攻克之前,web 3还很难成为主流的网络形式。

不过,现在人们想象web 3,就像2000年想象互联网的时候,一切都是未知、一切都有可能,这片未被发掘的土壤蕴藏着无限的机会。

web 3未来的发展如何,哪家巨头或新兴企业能够获得未来的财富?这些还都未可知。但起码在内卷化严重的web 2互联网中,web 3让我们对未来又燃起了些许期待。

来源:

作者:葡萄,编辑:子雨

在互联网红利渐消,打工人陷入摆烂、躺平、内卷等负面情绪的节点,一篇《web3革命:逃离、信仰、大迁徙》的文章爆火,人们仿佛从web 3上看到了新的希望,甚至上演一场精英人才的大迁徙。

当人们因web 3激动不已时,不知还有没有人记得2018年那个被区块链刷屏的春节。

徐小平高喊要“all in 区块链”,蔡文胜为区块链狂热到认为“未来一年睡觉都是浪费时间”,陈伟星称区块链是数字时代的“立法技术”……创投圈大佬们对区块链的奔走呼号不仅让区块链快速蹿红,还在国内拥有一众拥趸。

任何新生事物得以快速穿透圈层,都少不了一个引爆契机。回望2018年的区块链,再看2022年的web 3 ,是否会发出“历史是如此惊人相似”的感叹,只不过,web 3距离三年前区块链那样的大爆发,还差一个“三点钟社群”。

01 距离web 3爆发,还差一个三点钟社群

2018年春节,“三点钟无眠区块链群”率先引燃了区块链认知升级之火。

缘起于快的创始人陈伟星与金沙江创投朱啸虎一则有关“区块链毒鸡汤”的争论,带火了“区块链”的概念,同时带火的还有那个汇聚了红杉资本沈南鹏、360董事长周鸿祎、天使投资人蔡文胜、薛蛮子,甚至高晓松、佟丽娅、韩庚等娱乐明星的“三点钟无眠群”。(以下简称三点钟社群)

群主玉红是一名互联网老兵,曾任趣游科技董事长,后被360收购。群员王峰、陈伟星等也是区块链技术的布道者,王峰是火星财经创始人,他推出的《王峰十问》是区块链热点话题制造机,他与陈伟星在社群里展开的多轮对话,也成为“围墙外的互联网人”了解区块链的一手素材。

诸如陈伟星那句“从找到区块链那一刻,酒戒了,女朋友也不要了”,蔡文胜补充到“连性生活也没有了”等聊天记录频频被人拿出来,作为向外界宣扬区块链先进性的佐证,同时,也加剧了不懂区块链的人们的焦虑。

在玉红、王峰、陈伟星等大佬们的带动下,三点钟社群用一个春节假期的时间,把去中心化、共识等理念深深植入到互联网精英群体的脑中,并快速对他们完成了知识收割。

如果说区块链是一种革新技术,web 3则是运行在区块链技术之上的去中心化互联网。

区块链爆火那会,曾有人把区块链比作1994年的互联网,如今web3席卷,又被大家类比为2000年的互联网。那一年,纳斯达克指数暴涨,微软被判反垄断案败诉,互联网仿佛洪水猛兽,蛮荒又势不可挡。

六年,一个时代的轮回。曾经的web 2之于如今的web 3就像一面镜子,不仅映射着过去,也描摹着未来。

02 互联网集体走向web 3

nft、区块链、web3……今年以来,这些词语成了国内科技界的大热词。

前不久,美团的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将自己在即刻app的签名改为了:正在学习crypto(用c 编写的密码类库),web 3的潮流正在席卷整个中文互联网。

相对于web1强调信息传输,web2强调人际交互,web 3最大的特点是强调所有权。基于区块链、加密钱包、nft(非同质化代币)、dao(去中心化自制组织)的构成,人们对web 3的构想是一个基于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网络。

web 3对于生活在web 2网络下的人们显然是一个耳目一新的理念。毕竟,在web 2网络下,人们把数据和信息提供给平台存储和管理,会导致垄断市场的情况出现,言论自由、隐私搜集……都成为web 2网络下各国网民叫苦不迭的痛点。

同时,web 2互联网增长见顶也是可见的事实,而web 3的出现令人们看到了互联网的新希望——毕竟,比起互联网巨头拿用户的时间与隐私赚取垄断性利益的网络现状,web 3所预示的“去中心化”的未来,更符合普罗大众对于科技理想的期待。

虽然web 3的概念早在2006年初就已经被提出,但囿于技术难度太高,这个构想一直没有成为主流。随着互联网科技的成熟,尤其是区块链、分布式存储技术提供的pa旗舰厅官网的技术支持,web 3得以成为一种近未来的想象。

在全球范围内,web 3掀起了一股科技和商业的热潮。

最明显的感知是,有大量资本投入到web 3领域,据coinbase的报告,2021年投资加密货币的资金高达300亿美元。世界顶级风头机构都在投资这个领域,红杉资本今年来密集投资加密金融和web3领域,在21年区块链相关的投资达到33笔,今年又投资了17家web3公司。

而投资过facebook、twitter的a16z风投公司目前是web3领域的主导者,a16z成立了用来支持crypto项目的crypto基金,有22亿美元,并投资了最大的nft交易平台opensea、“无聊猿”背后的yuga labs公司等。

上周,谷歌开始组建web 3团队,为web3和区块链应用程序开发者提供服务,这个项目由花旗高管james tromans主导,向谷歌云副总裁zavery汇报。谷歌做法并不是直接参与加密货币,而是为从事区块链技术的公司提供服务。

除谷歌外,耐克、华纳音乐集团等也对web 3表露出兴趣,耐克曾表示计划开发web 3产品,而华纳音乐则计划开发数字藏品和音乐pa旗舰厅官网的版权。

不仅海外热衷,国内的大厂也在积极投资web 3。

今年三月份,腾讯投资了澳大利亚的nft橱窗公司immutable,估值25亿美元;阿里收购的南华早报成立了nft公司artifact labs;字节旗下的抖音入局数字时尚产业,推出“沸寂(pheagee)”业务……

资本市场火热,越来越多企业也开始在web 3产品上初露锋芒。

一个典型的代表是越南游戏工作室sky mavix开发的游戏《axieinfinity》,该游戏使用nft和数字加密货币来奖励实现游戏目标的玩家,实现了区块链技术搭建的闭环经济系统,目前这款游戏已经有数百万的玩家,据估算,该游戏21年收入达到了11亿美元。

opera、twitter、facebook等海外互联网科技企业,也在研究将web 3融入到自身的产品中。例如opera新发布crypto浏览器,在浏览器侧边栏中整合了热门的web3网站,在浏览器配备的crypto corner中集结了各种web 3信息,包括加密货币新闻、加密货币价格、空投活动等。

twitter也在积极观望web 3的动态,twitter的高级项目经理esther crawford曾表示,twitter希望有一天用户能通过crypto关联账户登陆社交网络,也即在twitter的基础上引入web 3功能。

还有很多中小型创业公司也在all in web 3,其中不乏华人出海创业者。如华人创办的stepn游戏公司,目前市值已突破10亿美元,app下载总量超过100万,红杉资本等机构参与了投资。

行业热潮也感染了互联网从业者,国内外不少高端的科技人才离开大厂,进入web3领域。

最先动起来的是硅谷的高端人才。今年1月份,youtube游戏负责人ryan wyatt离职,加入了polygon studios,后者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以太坊扩展平台,系统中开发了很多热门游戏和nft项目;同年1月,meta数字钱包的前营销官sherice torres,跳槽到区块链支付公司circle;亚马逊云计算副总裁sandy carter,跳槽加入加密技术公司unstoppable domains……

在国外,人才迁徙已成潮流,而国内也发生着类似的现象。

由于web 3公司目前主要集中在海外,不少国内互联网从业人员跳槽到海外从事web3,国内也有不少人才选择在线远程工作,有的辞掉工作全职投入,部分是兼职。

大厂工作已经饱和内卷,而web 3一定程度上在修正商业模式和组织模式,将颠覆遗忘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,并为从业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激励形式,这也是吸引很多人才进入web 3的原因。

国内大厂们陷入了争夺用户市场的内卷,web 2流量已经见顶,更重要的是,人们可以看出在中心化的互联网形势下,做出真正创新的产品的可能性已经很低。互联网科技走向web 3已是不可阻挡的潮流。

03 虚拟数字人、nft,web3最火热的战场

国内各互联网大厂都在组建团队,对web 3进行探索,其中以nft、虚拟数字人、元宇宙构建最为火热。

近一段时间里,国内大厂陆续推出nft数字藏品,如腾讯推出“幻核”、蚂蚁集团推出“鲸探”、百度推出“月壤”……

这些数字藏品一经发售,很快售空。典型如前段时间百度基于嫦娥五号带回的真实月亮土壤——月壤,它是用显微镜放大250倍后局部扫描成数字图像,一共发售1731份,上线1分钟内即售罄。

nft大多基于公链,而数字藏品基本都基于各自的联盟链,大厂们推出的数字藏品,更多是从放大ip的经济价值中分到一杯羹。

关于为什么数字藏品那么受欢迎,新摘采访了购买过数字藏品的消费者苏青(化名),他形容买数字藏品就像在游戏里买皮肤一样,满足了他的审美和收藏欲望,更重要的是,每个数字藏品有不可替代性,能带给他更实际的归属感,“游戏皮肤每个人买的都是同质化的,但数字藏品是你真的拥有了它。”

参照国外的nft,蚂蚁和腾讯创造了鲸探和幻核两个数字藏品app,目前这两个平台上的数字藏品以ip内容为主,属于内容基础上的衍生文创产品,定价都不高,而且不可以二次交易和转让。

即便如此,这两个平台依然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,在鲸探发布的多款数字藏品中,有多款藏品的销售额超过百万元。

距离web 3爆发,还差一个“三点钟社群” - 国内首家web3元宇宙门户第1张

由于国内对数字货币的管制,国内的nft还只停留在收藏阶段,并不能够用于买卖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很多国内企业积极开创nft的新玩法,例如将数字藏品与实体经济相结合。

新玩法让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互相促进,产生新的火花,同时也展示了web 3潜藏的商业空间——也许一个理想化的web3网络是比较难落地的,但web3的技术与理念可以在不同方面发掘出更多商业想象力。

除了nft,虚拟数字人也成为大厂发力web 3的试验场。百度、华为、字节等纷纷推出了虚拟数字人,数字人“柳夜熙”在抖音已拥有900万粉丝,且有很高的商业广告价值;百度的度晓晓数字人已经能与现实进行交互,打通了数字和现实的交互口。

在科技的支持下,元宇宙的构想在逐渐落地为现实。

不过目前对于国内的web 3产业依然存在很多争议,最主要的争议还是集中在国内监管制度与web 3底层逻辑的相悖,延缓了国内企业发展web 3的进程。

但其实也存在另一种可能性,即与本土的经济形态相结合,发展出能够为国内经济提供增值的web 3形态,寻找到更具体的落地空间。

在2021年底,美国众议院举办crypto听证会,不久后,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:“有人看过 web 3吗?我没有找到。”在采访中,马斯克对web 3表示怀疑:“现在看起来更像是营销的流行语而不是现实。”

web 3在落地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大的技术难度,也面临着监管边界和隐私安全的法律拷问,在难点未被攻克之前,web 3还很难成为主流的网络形式。

不过,现在人们想象web 3,就像2000年想象互联网的时候,一切都是未知、一切都有可能,这片未被发掘的土壤蕴藏着无限的机会。

web 3未来的发展如何,哪家巨头或新兴企业能够获得未来的财富?这些还都未可知。但起码在内卷化严重的web 2互联网中,web 3让我们对未来又燃起了些许期待。

本文链接:

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

本文原创,作者:元宇宙资讯,其pa旗舰厅官网的版权均为芝麻财经所有。
如需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himacaijing.com/metaverse/850.html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