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pa旗舰厅官网-文章-nft元宇宙-正文

脱离了web3的元宇宙,只是一场空? -pa旗舰厅官网

脱离了web3的元宇宙,只是一场空? - 国内首家web3元宇宙门户第1张

“web 3.0接棒元宇宙成为互联网大佬新宠?”

作者 | 夏添编

辑 | 蔓蔓周首

图来源:adweek

本文转自

前阵子刮起了“元宇宙”热,人们熟知的facebook改名meta,这个词正是来源于元宇宙metaverse;游戏平台roblox不仅游戏火了,投资更是接到手软,g轮融资达到1.5亿美元,并以dpo的方式登陆纽交所,上市首日市值突破400亿美元。

可“元宇宙”的热度没维持多久,很多人还没弄明白元宇宙是什么,目光就被web 3.0吸引了。科技圈这么不长情吗?是,也不是,这些都只是表象。

01人们已经不满足web 2.0了

互联网世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选择,足不出户便能知晓天下事、完成全球购,还能自由地发布各种形式的内容和观点。但这些真的是用户能自由选择的吗?

非也,人们在哪里浏览信息、在哪里购物、能买到什么东西,都被垄断在互联网大佬手中,所谓的选择,不过是允许你从一个平台换到另一个平台。甚至你发布的内容也并不完全属于你,当服务器瘫痪的时候,你想查看自己发布的内容都无能为力。

我们清楚地知道,相对于只能读取信息的web 1.0,web 2.0基于“读写”的互动功能,具有划时代的意义,但时至今日,它开始“过时”了。这种“过时”,不仅仅在于“内容不属于作者”,还在于“互联网是有记忆的”,这也因此让我们看到了大数据收集带来的弊端——隐私泄露和暴利

脱离了web3的元宇宙,只是一场空? - 国内首家web3元宇宙门户第2张

图源:the world economic forum

当web 2.0不能满足人们对内容归属和隐私维护的需求时,web 3.0就成了寄予期望的对象——一个打破了平台垄断的网络时代,一个用户参与构建并拥有产权的去中心化互联网。

说得直白点,如果twitter和微博还存在于web 3.0,哪怕微博瘫痪了,你曾经发布的微博仍然存在,并且可以轻易地转移到twitter上。因为内容属于你,而不依附于平台。同理,你在游戏a里购买的道具,不仅可以自由出售,还能拿到游戏b里使用。

相比web 2.0,web 3.0的优势太明显了,即使它还没有构建成功,多以文字描述的概念存在于新闻中,web 3.0仍然获得了大量拥趸。

02资本热度席卷web 3.0

理想化的web 3.0真的存在吗?或者说,web 3.0真的能被构建成功吗?这个问题,普通用户没法回答。他们对web 3.0的期望,来源于对自身权利的保护,不管它能不能被构建成功,至少人们期待它的出现。

但这个问题放到资本面前,答案就没那么统一了。

a16z红杉资本为代表的一众风投,是激进的“挺web 3.0派”,规模庞大的资金进入了web 3.0领域。2022年才过去一个季度,就有好几笔大额投资——前facebook团队成员的aptos项目获得a16z等机构的2亿美元注资;红杉资本参与了web 3.0隐私系统espresso systems的3200万美元融资,并领投了web 3.0电子协议平台ethsign的12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……

脱离了web3的元宇宙,只是一场空? - 国内首家web3元宇宙门户第3张

图源:coincu news

同时,a16z正在组建新基金,计划募集的45亿美元中,有10 亿美元将用于其在web 3.0 领域的种子投资。web 3.0在应用端的市场规模备受瞩目,有机构预测,仅2022年一年,该市场将超过500亿美金。

国内的互联网大佬也紧跟国际步伐,腾讯参与投资了基于web 3.0技术的nft游戏公司immutable的2亿美元融资;阿里字节跳动也在web 3.0相关领域有所布局。同时,由于国内对nft的规范尚不明确,大厂们并不能照搬国外的运营模式,只能试探性地将web 3.0中国化,最直接的动作在于,参照国nft产品,阿里的鲸探和腾讯的幻核这两款数字藏品app面世。

资本和科技大佬的入局,自然是看中了其中的商机,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web 3.0,反对者中不乏科技圈和互联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大佬,首当其中的就是twitter创始人jack dorsey和特斯拉ceo马斯克。他们不认同a16z等鼓吹的「web 3.0时代已到拐点」,认为这是为了圈钱的炒作。最著名的一段讽刺便是,马斯克发文问“有人看到web 3.0了吗?反正我没看到。”而jack dorsey则回复,“可能在a和z之间吧”直指a16z。

脱离了web3的元宇宙,只是一场空? - 国内首家web3元宇宙门户第4张

有趣的是,在人们的期望中,web 3.0将会打破web 2.0的平台垄断,反对者jack dorsey正是垄断平台之一的twitter创始人,而马斯克曾经是twitter的活跃用户,今年一跃成为了最大股东,更是打算一口吃掉。这就不免让人怀疑,他们的反对是不是带着私心。

但客观来说,web 3.0所代表的理想互联网世界,确实还主要停留在概念阶段,近几年诞生了一些与web 3.0或多或少相关的定义,例如dao(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,去中心化自治组织)、defi(decentralized finance,去中心化金融)、nft(non-fungible token,非同质化代币)等。诚然这些定义是有意义、有价值,甚至有些在市场上做出了一点成绩,但要将它们圈起来,构成一个完整的web 3.0故事,确实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技术探索。

无论web 3.0的走向会是如何,至少当下,有一部分资本已经开始了他们的狂欢。

03业内寄期web 3.0建起元宇宙

和twitter高层反对「web3.0投机」的行为不同,同是web 2.0平台大佬的meta,对未来网络世界充满了信心,改名就是最直接的反应。这就不得不提到最近热度下降的“元宇宙”。

表面上看,用户和资本将注意力从之前的元宇宙,转移到了现在的web 3.0,但其实它们之间的关系,并不能只看表面,得确定两者的关联。

“只读”、“互动”和“去中心化”,常被用来概括web 1.0、web 2.0和web3.0的特性,这三个词与网络内容的归属有关。从哲学角度来看,web 3.0确定了物质资料的私有制。而元宇宙呢?它本质上是一个虚拟社会系统,在这个社会中,用户可以以某个数字身份去进行社会活动。相对于确定私有制的web 3.0,元宇宙更像是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社会环境。

用通俗点的方式来说,同样是购买虚拟的nike鞋,web 3.0对应的意义在于这双鞋属于你,而元宇宙对应的是你可以去做买鞋这件事,还能用自己的数字身份穿着这双鞋去轧马路。显然web 3.0和元宇宙是有关联的,毕竟你得能拥有这双鞋,才有买的意义。

但说到意义,一双虚拟的鞋,只有“拥有”的意义吗?当然不是,solana公链上的web 3.0应用stepn,喊出了“move-to-earn边走边赚”的口号。玩家购买nft运动鞋后,可以通过走路或跑步赚取代币,前期赚取的代币为gst效用代币,只能用以升级和铸造跑鞋,满级后可以赚取gmt治理代币。涨幅可观的gmt已经上线了多个平台,是具有变现价值的。

脱离了web3的元宇宙,只是一场空? - 国内首家web3元宇宙门户第5张

图源:wpi

元宇宙虽然还没有到来,但web 3.0已经让人们看到了它的可能性。从深层次出发,用“有关联”来描述web 3.0和元宇宙之间的关系,显然还不够,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。从技术角度来看,元宇宙是前端,web 3.0是中后端,只有技术条件满足web 3.0所需的去中心化的数据库,即分布式数据库,以及配套的加密技术和协议,才有可能实现元宇宙这样宏大的设想。当然,也少不了vr/ar等硬件设备的技术跟进。

这也难怪,很多业内人士,特别是技术领域的人,认为web 3.0是创建元宇宙的基础。

从现实情况来看,普通用户的期望、资本的支持,是web 3.0有望实现的积极因素,但归根结底还要看技术。web 3.0所需的分布式数据库、加密技术等,已经处于研发过程,但进展还不够喜人,例如,分布式的数据存储和处理,远不能与当前流行的中心化系统相比,你想想,日常生活中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买东西,扫个码就能立即完成,但如果要等一个小时才能完成交易,谁能接受呢?

所以,web 3.0,究竟是资本的狂欢,还是互联网的革命?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。

脱离了web3的元宇宙,只是一场空? - 国内首家web3元宇宙门户第1张

“web 3.0接棒元宇宙成为互联网大佬新宠?”

作者 | 夏添编

辑 | 蔓蔓周首

图来源:adweek

本文转自

前阵子刮起了“元宇宙”热,人们熟知的facebook改名meta,这个词正是来源于元宇宙metaverse;游戏平台roblox不仅游戏火了,投资更是接到手软,g轮融资达到1.5亿美元,并以dpo的方式登陆纽交所,上市首日市值突破400亿美元。

可“元宇宙”的热度没维持多久,很多人还没弄明白元宇宙是什么,目光就被web 3.0吸引了。科技圈这么不长情吗?是,也不是,这些都只是表象。

01人们已经不满足web 2.0了

互联网世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选择,足不出户便能知晓天下事、完成全球购,还能自由地发布各种形式的内容和观点。但这些真的是用户能自由选择的吗?

非也,人们在哪里浏览信息、在哪里购物、能买到什么东西,都被垄断在互联网大佬手中,所谓的选择,不过是允许你从一个平台换到另一个平台。甚至你发布的内容也并不完全属于你,当服务器瘫痪的时候,你想查看自己发布的内容都无能为力。

我们清楚地知道,相对于只能读取信息的web 1.0,web 2.0基于“读写”的互动功能,具有划时代的意义,但时至今日,它开始“过时”了。这种“过时”,不仅仅在于“内容不属于作者”,还在于“互联网是有记忆的”,这也因此让我们看到了大数据收集带来的弊端——隐私泄露和暴利

脱离了web3的元宇宙,只是一场空? - 国内首家web3元宇宙门户第2张

图源:the world economic forum

当web 2.0不能满足人们对内容归属和隐私维护的需求时,web 3.0就成了寄予期望的对象——一个打破了平台垄断的网络时代,一个用户参与构建并拥有产权的去中心化互联网。

说得直白点,如果twitter和微博还存在于web 3.0,哪怕微博瘫痪了,你曾经发布的微博仍然存在,并且可以轻易地转移到twitter上。因为内容属于你,而不依附于平台。同理,你在游戏a里购买的道具,不仅可以自由出售,还能拿到游戏b里使用。

相比web 2.0,web 3.0的优势太明显了,即使它还没有构建成功,多以文字描述的概念存在于新闻中,web 3.0仍然获得了大量拥趸。

02资本热度席卷web 3.0

理想化的web 3.0真的存在吗?或者说,web 3.0真的能被构建成功吗?这个问题,普通用户没法回答。他们对web 3.0的期望,来源于对自身权利的保护,不管它能不能被构建成功,至少人们期待它的出现。

但这个问题放到资本面前,答案就没那么统一了。

a16z红杉资本为代表的一众风投,是激进的“挺web 3.0派”,规模庞大的资金进入了web 3.0领域。2022年才过去一个季度,就有好几笔大额投资——前facebook团队成员的aptos项目获得a16z等机构的2亿美元注资;红杉资本参与了web 3.0隐私系统espresso systems的3200万美元融资,并领投了web 3.0电子协议平台ethsign的12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……

脱离了web3的元宇宙,只是一场空? - 国内首家web3元宇宙门户第3张

图源:coincu news

同时,a16z正在组建新基金,计划募集的45亿美元中,有10 亿美元将用于其在web 3.0 领域的种子投资。web 3.0在应用端的市场规模备受瞩目,有机构预测,仅2022年一年,该市场将超过500亿美金。

国内的互联网大佬也紧跟国际步伐,腾讯参与投资了基于web 3.0技术的nft游戏公司immutable的2亿美元融资;阿里字节跳动也在web 3.0相关领域有所布局。同时,由于国内对nft的规范尚不明确,大厂们并不能照搬国外的运营模式,只能试探性地将web 3.0中国化,最直接的动作在于,参照国nft产品,阿里的鲸探和腾讯的幻核这两款数字藏品app面世。

资本和科技大佬的入局,自然是看中了其中的商机,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web 3.0,反对者中不乏科技圈和互联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大佬,首当其中的就是twitter创始人jack dorsey和特斯拉ceo马斯克。他们不认同a16z等鼓吹的「web 3.0时代已到拐点」,认为这是为了圈钱的炒作。最著名的一段讽刺便是,马斯克发文问“有人看到web 3.0了吗?反正我没看到。”而jack dorsey则回复,“可能在a和z之间吧”直指a16z。

脱离了web3的元宇宙,只是一场空? - 国内首家web3元宇宙门户第4张

有趣的是,在人们的期望中,web 3.0将会打破web 2.0的平台垄断,反对者jack dorsey正是垄断平台之一的twitter创始人,而马斯克曾经是twitter的活跃用户,今年一跃成为了最大股东,更是打算一口吃掉。这就不免让人怀疑,他们的反对是不是带着私心。

但客观来说,web 3.0所代表的理想互联网世界,确实还主要停留在概念阶段,近几年诞生了一些与web 3.0或多或少相关的定义,例如dao(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,去中心化自治组织)、defi(decentralized finance,去中心化金融)、nft(non-fungible token,非同质化代币)等。诚然这些定义是有意义、有价值,甚至有些在市场上做出了一点成绩,但要将它们圈起来,构成一个完整的web 3.0故事,确实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技术探索。

无论web 3.0的走向会是如何,至少当下,有一部分资本已经开始了他们的狂欢。

03业内寄期web 3.0建起元宇宙

和twitter高层反对「web3.0投机」的行为不同,同是web 2.0平台大佬的meta,对未来网络世界充满了信心,改名就是最直接的反应。这就不得不提到最近热度下降的“元宇宙”。

表面上看,用户和资本将注意力从之前的元宇宙,转移到了现在的web 3.0,但其实它们之间的关系,并不能只看表面,得确定两者的关联。

“只读”、“互动”和“去中心化”,常被用来概括web 1.0、web 2.0和web3.0的特性,这三个词与网络内容的归属有关。从哲学角度来看,web 3.0确定了物质资料的私有制。而元宇宙呢?它本质上是一个虚拟社会系统,在这个社会中,用户可以以某个数字身份去进行社会活动。相对于确定私有制的web 3.0,元宇宙更像是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社会环境。

用通俗点的方式来说,同样是购买虚拟的nike鞋,web 3.0对应的意义在于这双鞋属于你,而元宇宙对应的是你可以去做买鞋这件事,还能用自己的数字身份穿着这双鞋去轧马路。显然web 3.0和元宇宙是有关联的,毕竟你得能拥有这双鞋,才有买的意义。

但说到意义,一双虚拟的鞋,只有“拥有”的意义吗?当然不是,solana公链上的web 3.0应用stepn,喊出了“move-to-earn边走边赚”的口号。玩家购买nft运动鞋后,可以通过走路或跑步赚取代币,前期赚取的代币为gst效用代币,只能用以升级和铸造跑鞋,满级后可以赚取gmt治理代币。涨幅可观的gmt已经上线了多个平台,是具有变现价值的。

脱离了web3的元宇宙,只是一场空? - 国内首家web3元宇宙门户第5张

图源:wpi

元宇宙虽然还没有到来,但web 3.0已经让人们看到了它的可能性。从深层次出发,用“有关联”来描述web 3.0和元宇宙之间的关系,显然还不够,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。从技术角度来看,元宇宙是前端,web 3.0是中后端,只有技术条件满足web 3.0所需的去中心化的数据库,即分布式数据库,以及配套的加密技术和协议,才有可能实现元宇宙这样宏大的设想。当然,也少不了vr/ar等硬件设备的技术跟进。

这也难怪,很多业内人士,特别是技术领域的人,认为web 3.0是创建元宇宙的基础。

从现实情况来看,普通用户的期望、资本的支持,是web 3.0有望实现的积极因素,但归根结底还要看技术。web 3.0所需的分布式数据库、加密技术等,已经处于研发过程,但进展还不够喜人,例如,分布式的数据存储和处理,远不能与当前流行的中心化系统相比,你想想,日常生活中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买东西,扫个码就能立即完成,但如果要等一个小时才能完成交易,谁能接受呢?

所以,web 3.0,究竟是资本的狂欢,还是互联网的革命?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。

本文链接:

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

本文原创,作者:元宇宙资讯,其pa旗舰厅官网的版权均为芝麻财经所有。
如需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himacaijing.com/metaverse/431.html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