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嘉明:数字经济和非同质时代——nft,虚拟需求和虚拟供给 -pa旗舰厅官网
来源:数字资产研究cida
作者:朱嘉明
编者按:
2022年3月26日, forechain与零壹智库主办“数字藏品的全球趋势与中国创新——全球数字藏品年度报告发布会”。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是该会议的学术支持单位,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发表讲话,题目是 《数字经济和非同质时代——nft,虚拟需求和虚拟供给》,主张nft的大众化 “每一个人都能够创造nft,每一个人都可以得到非同质化的需求的满足,nft才有希望。”

the merge 来源:nifty gateway
我今天选了一个背景,是去年12月4日发售的一个价格达到9,180万美元的一个nft产品,英文叫the merge。这个作品大家看内容上就是几个球。作品发行人是数字艺术家murat pak。他先创造了一种通证ash,又发行了这个nft。有2万多人参加了作品购买,最后的作品出售价格达到了9,180万美元。the merge包含了nft的一系列特征。但是,其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创造了一个独特的,具有唯一性的虚拟创意供给,焕发了一些人一种原本存在的虚拟需求,在与区块链支持的智能合约,通证结合在一起,最终实现了交易交易。总之,这是一个典型的nft案例。

quantum静态图片 来源:kevin mccoy
人们公认,2014年在纽约发行的量子(quantum)是第一个nft,作者是艺术家kevin mccoy,至今已经八年时间。但是,nft广泛进入人们视野,引发各界关注和参与,是2021年。
以下是我关于nft的几点基本观察和思考:
*** 一 ***
存在是nft的基础,nft是存在的一种表达。所谓的nft,前提就是nf(non-fungible),即非同质化。这个世界就是通过各种非同质化的物质和精神存在组成的。现实世界的非同质化现象俯首皆是。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(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,1646 - 1716)的名言是:“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。”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生命进程。甚至可以说,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非同质化的行为艺术。所以,存在就是非同质化的“集合”。所以,存在和非同质化是等价的,是nft的前提。古代的农业社会,经济行为,甚至金融货币行为也都是非质化的。可以说,非同质是人类自古以来文明存在的基本特征。
*** 二 ***
同质化是与非同质化并存的人类文明倾向。在人类文明进程中,还存在强烈的同质化追求。在思想、精神和价值观领域如此,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也是如此。到了工业时代,同质化成为经济活动的主流。工业时代之前的非同质化的手工业,被大机器生产的同质化产品替代。大工业本质是追求实现低成本,高利润和边际效益,需要标准化和规模化。人们要集合在工厂里做工。因为同质化,微观和宏观经济都可以量化。总之,没有同质化就没有工业革命,工业时代就是高度同质化的时代。于是,人们的衣食住行呈现同质化,消费主义就是基于同质化的消费主义;广告宣传是为了同质化的需求;名牌就是同质化的一种结果;大众媒体也是非物质产品的同质化。可以说,工业时代,就是同质化主导的时代。
*** 三 ***
信息社会推动非同质化的回归。因为数字技术,形成数字经济和信息社会,人们开始数字化转型,也就是开始了从同质化向非同质化转型和回归。人们因为数字技术,可以突破工业时代构造的物质的和物理的限制,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焕发。在信息社会里,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,创造者和消费者。以非物质形态表现的信息产品,不需要,也没有可能同质化。于是,信息社会的需求和供给不再是可以数量化的需求和供给。事实上,所有精神领域的活动,都是供给来源于创造,创造刺激需求。例如,好莱坞的产品创造市场需求,而不是相反。
*** 四 ***
nft的核心特征区块链和智能合约,已经通过通证体现的价值交易。nft,是nf加t,t就是通证(token)。因为通证,任何非同质化的存在获得价值显现。当然,如同非同质化不是新事物一样,通证也不是一个完全新的东西。但是,精彩的地方在于,nft的通证本身是多元化的,是排斥唯一性的数字化通证。例如,我前面所说支持the merge的通证是ash,ash的历史不过比the merge早了若干个月而已。但是,nft的意义,不仅是实现非同质化产品和通证的结合的,而且因为是吸纳了互联网、区块链、智能合约技术,而且得以通过数字交易平台实现其价值。
*** 五 ***
nft的稀缺是早期现象。如果将稀缺性定义为nft的重要特征,很可能是一种误导。如果说nft是稀缺的,是指每一个具体的nft产品很可能是唯一的,具有稀缺性。传统经济学是建立在对经济资源稀缺性假设的前提下,如果把nft定义成一种数字经济形态,很难说支持nft经济的资源也是稀缺的,进而推论出nft经济属于一种短缺经济。事实上,nft资源,不是特定的物质资源,不仅不是稀缺的,而且是极大丰富的,是可以持续再生产的。所以,如果认为nft具有稀缺性,是指特定的nft,或者说是指nft早期阶段特征。
*** 六 ***
nft处于总需求和总供给都在爆发性增长的阶段。现在的nft市场规模有限,而且价格波动剧烈,其市场价值缺少稳定性。特别是,某些nft产品显而易见地被炒作和操作。这表明,nft的需求与供给没有进入到一个趋于均衡状态的历史阶段。nft引发的深层虚拟需求,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非物质的需求,还处于混沌和模糊状态。正因为如此,有些特定的nft产品可能产生超越人们想象的高价格,是一种近乎艺术拍卖所刺激的需求。
*** 七 ***
nft存在大众化内在逻辑。在数字化时代,数字技术发展,特别是智能手机产生,大众具有同时创造非同质资源,创作和消费非同质化产品的能力,而且随时随地地发生。事实上,抖音就是生产非同质化资源的基地。所以,nft需要走下“神坛”,与民众生活结合,实现大众化。总之,必须把nft变成一个大众可以生产,大众可以购买,大众可以交易的产业或生态。每一个人都能够创造nft,每一个人都可以得到非同质化的需求的满足,nft才有希望。所以,要有更多和更方便的nft创作上链和交易的平台,降低nft的价格和交易成本。当然,nft的大众化并不排斥特定nft产品的小众化。
*** 八 ***
nft具有产业化的潜质。现在nft已经形成了分类,包括:电子艺术、音乐、视频游戏、体育瞬间、交易卡片、模因、域名、电子时尚和推特推文,等等。显然,上述的每个领域都可能发育成为一个行业,进而形成nft产业体系。可以预见的nft产业至少具有这些特征:(1)以数字技术基础,与算力和算法紧密结合;(2)通过数字金融作为媒介;(3)大众高度参与;(4)想象力和创造力推动;(4)实现分布式存储和分布式能源;(5)纳入碳足迹管理,低碳,减少物质资源消耗;(6)nft具有不可分割和可分割两重性,分割归属权的nft。nft产业化,将引发一次很大的经济革命。nft需要超越仅仅局限于美术、音乐、体育这样的范畴,因为一个思想、一个创意、一个发现,都可能是nft产业的第一动力。
*** 九 ***

在美国,买卖nft的主力是千禧一代 来源:morning consult
现在推动nft价格的主体是千禧一代。现在支撑nft市场的并非是普罗大众,主要是千禧一代。千禧一代参与nft交易的积极性和能力,超过z世代。为什么千禧一代成nft最大的买家?因为他们真的是第一代产生虚拟需求的人类。
*** 十 ***

网络模因柴犬doge 来源:hitbtc.com
nft的挑战是突破人类的想象力。模因(meme)创造了nft一种开放性模式。【1】但是,不论是柴犬,还是猫脸,都反映了人们的想象力是有限的。人们的想象力并非像人们想象的可以无止境。 那么,人类想象力有限的供给 vs人类正在扩张的虚拟需求,会导致什么情况?这将导致将来大部分的nft产品没有震撼性,导致人们很快进入审美疲劳阶段。于是,现在以为可以持续增长的某些艺术或者文化的nft市场会衰败。即使齐白石作品,毕加索的作品,其魅力和市场也不是无限大的。所以,nft的非同质化需求,会构成对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持续推动力。
*** 结语 ***
现在的nft尚处于其早期发育阶段,主要集中体现在艺术产品领域——虽然有市场,有炒作,有价值,都属于各种形式的试验。但是,nft开启了人们追求、欣赏的各种非同质化存在的新时代,一个完全不同于同质化最为主流的工业时代。或者说,现在的数字化转型,就是从工业时代的同质化向信息时代的非同质化转型,而这个历史过程刚刚开始,nft则是这样历史过程的先声。特别是,在nft代表的非同质化社会和经济运动中,有物质化的nft,例如,任何人用过的一辆自行车,一个背包,一本书都可以成为nft;但是,更重要的nft势必是精神的、思想的和艺术的。一个科学发现和定理,一个新的观念,都会成为nft。而衡量nft价值的尺度,将是其中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含量。所以,因为nft,人类智慧关注的形而上和形而下都会进入新的境地。
最后需要提及,元宇宙与nft,两者相互依存:元宇宙将为nft提供多维发展的空间,元宇宙也因nft更为丰富和充实。